电缆隧道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涉及多个层面的集成与协同,旨在确保隧道内电缆运行的安全、稳定及高效管理。以下是核心技术要点:
1. 环境监测
温湿度监测:实时监测隧道内温湿度,防止因过热或潮湿导致电缆绝缘老化。
有害气体检测:检测CO、CH₄、H₂S等气体浓度,预防火灾或爆炸。
积水监测:通过水位传感器预警积水,避免设备浸泡损坏。
通风控制:联动风机调节空气流通,维持环境参数在安全范围内。
2. 电缆状态监测
局部放电检测:高频传感器监测电缆局部放电,预警绝缘缺陷。
温度分布监测:分布式光纤测温(DTS)或无线测温技术,实时追踪电缆表面温度。
载流量分析:结合负荷电流与环境温度,动态评估电缆剩余寿命。
3. 火灾预警与消防
火灾探测:采用感温电缆、烟雾探测器或红外热成像,早期识别火源。
自动灭火:联动气体灭火系统(如IG541)或高压细水雾系统。
阻燃措施:电缆支架采用防火涂料,隧道分段设置防火隔墙。
4. 视频与安防监控
智能视频分析:AI摄像头识别入侵、机械损伤或异常行为(如施工破坏)。
门禁系统:RFID或人脸识别控制人员进出,记录巡检轨迹。
电子围栏/震动光纤:周界防护,触发入侵报警。
5. 通信与网络架构
多网融合:工业以太网+光纤环网(冗余设计),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。
协议兼容:支持Modbus、IEC61850等协议,对接SCADA或电力物联网平台。
无线备份:LoRa/5G覆盖盲区,确保应急通信。
6. 智能分析与决策
大数据平台:整合历史数据,预测电缆故障趋势(如基于机器学习)。
故障定位:行波测距技术定位电缆故障点(误差<1%)。
联动控制:自动启动应急预案(如跳闸后联动通风和灭火)。
7. 供电与防雷
双电源冗余:UPS+柴油发电机确保监控系统不间断运行。
防雷接地:SPD(浪涌保护器)与低阻抗接地网,抵御雷击过电压。
8. 标准化与扩展性
模块化设计:支持后续扩容(如新增传感器无需更换主系统)。
国标合规:符合GB/T 50217(电缆设计规范)、GB 50974(消防规范)等。
9. 巡检与维护辅助
机器人巡检:搭载红外和可见光摄像头的轨道/轮式机器人自动巡检。
AR远程协作:通过AR眼镜实现专家远程指导故障处理。
10. 能效管理
智能照明:红外感应或定时控制LED照明,降低能耗。
设备能耗监测:统计风机、水泵等耗电量,优化运行策略。
上一条: 高频电流局放在线监测的常见问题是什么?
下一条: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安装注意事项